九十号令发布以后,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犹如热油锅倒了一杯水,瞬时炸裂开来。有的看到了机构的悲哀,有的看到了评价员的钱景,有的看到了安监的摔锅。这些都不对,都是表象。我们不仅要从简政放权的角度,更要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角度看待九十号令。九十号令不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的同时,更强化了建设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主体责任,这种主体责任怎么去落实,真的找个人出份评价报告,拉几个人茶叙一下就可以了么?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么高的回报,建设单位有什么理由 还去找专业人士?当建设单位不需要专业职业卫生人士参与三同时时,能力再高的评价员又有什么前途和钱途?监管者之所以放权,一定是想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毁掉它。在职业卫生十三五规划(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和中央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里都强调加强职业卫生的大背景下,安监怎么会怎么敢大撒把?一方面要放权,一方面又要促进行业的发展,道路在哪里?依托在哪里?一个词,机构。
韩国撮尔之地,三分之二个山东或一个浙江,敢向中国叫板,靠的什么?不依靠三星、LG、现代、浦项制铁等大公司,难道依靠4000万棒子?这就是公司的力量,机构的力量。全民创业是口号,最终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全民创业不仅仅特指个人,机构创业不属与全民创业范畴?全民创业一定要排除机构?机构之所以为机构,在于它汇聚了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相对于个人,它更能有效的提供服务。
安监要实现事前审核到事后监督的监管方式转变,离不开机构的支持。机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更是政府监管的智库。既然放权给建设单位了,安监的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就提到了非比寻常的重要地位。为和监督执法配套,我预计每个县至少会培育一到两家机构作为执法的技术支撑。现在各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转变思路,要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积极争取政府购买的职业卫生服务。
九十号令最实际的影响在以下三方面: 1 职业卫生技术评价人员的机会来了,但不会很大。在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的压力下,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还是会优先选择机构,尤其是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机构来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2 各地的职业健康专家不再能像以前那样大把捞钱了,它的定位就是政府的技术咨询人士,政府购买他们的服务。 3 最最关键的是民航、铁路、港口、交通、建筑、核工业等主管部门的职业卫生职能空前具体起来。九十号令第二条说的很清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安全生产领域近年在安全生产“三个必须”(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管安全)的基础上,又提出一条 “必须”---管安全必须管职业健康。上述部门的安全职责并不是安监的,你懂得?
职业卫生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只不过初春有点冷。
|